古诗里的童年:千年不变的童真趣味
你是否好奇,古人是怎样描写儿童生活的?那些流传千年的诗句里,藏着怎样生动的童年画面?从”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”到”小娃撑小艇,偷采白莲回”,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不仅记录了古时孩童的高兴时光,更让我们看到跨越时空的童真童趣。这些诗句语言浅显却意境深远,正是培养孩子古诗兴趣的绝佳入门。
三首必读的儿童生活古诗
让我们先来看看最经典的三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:
1. 《村居》高鼎
“草长莺飞二月天,拂堤杨柳醉春烟。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。”
短短四句,就勾勒出一幅春日儿童放风筝的欢乐场景。放学后的自在时光,趁着春风放飞纸鸢,这不正是现代孩子也向往的高兴吗?
2. 《池上》白居易
“小娃撑小艇,偷采白莲回。不解藏踪迹,浮萍一道开。”
调皮的小娃娃偷偷划船采莲,却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行踪,留下一条明显的水痕。这样天真可爱的画面,让人忍俊不禁。
3. 《所见》袁枚
“牧童骑黄牛,歌声振林樾。意欲捕鸣蝉,忽然闭口立。”
放牛娃骑着黄牛高歌,突然想要捉树上的蝉,立刻安静下来的场景,生动展现了儿童的天真烂漫和好奇心。
古诗中的儿童形象为何如此生动?
为什么这些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能够穿越时空,依然让我们感到亲切?关键在于诗大众抓住了儿童最具特色的多少方面:
开头来说是对游戏的热爱。无论是放风筝、采莲还是捉蝉,古诗中的孩童总是在游戏中展现最本真的高兴。诗人敏锐地捕捉到这些生活细节,用简练的语言刻画出生动画面。
接下来是童真的思考方式。”不解藏踪迹”、”忽然闭口立”这样的描写,精准呈现了儿童单纯直接的思考特点,让读者会心一笑。
最重要的是,这些诗句都洋溢着不加掩饰的高兴心情。古诗中的儿童形象之因此打动人心,正是由于他们展现了最纯粹的高兴,这种情感是跨越时代的。
怎样带孩子欣赏这些古诗?
想让孩子们爱上这些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,家长和老师可以这样做:
先读画面,再解诗意
不要一开始就逐字解释,而是先让孩子想象诗中的场景:”你看到一个小孩子放学后跑回家,拿着风筝往外冲的样子吗?”让孩子先感受画面,领会起来就容易多了。
联系现实生活
把古诗和孩子的实际经历联系起来:”你记得上次放风筝是什么时候吗?和诗里的小朋友一样开心吗?”这样能增强孩子的共鸣。
鼓励创作模仿
读完古诗后,可以让孩子试着用诗句描写自己的日常生活,比如:”放学路上看见什么有趣的事?能不能像诗人那样用几句话说出来?”
古诗启蒙:从童趣诗句开始
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就像一扇窗,让孩子看到古人的童年原来和自己的如此相似。这些诗句语言简单却意境深远,是培养孩子古诗兴趣的最佳起点。从这些充满童趣的诗句入手,孩子们会发现:古诗并不遥远,它记录的高兴与好奇,正是每个孩子都经历过的美好时光。
下次和孩子一起读古诗时,不妨从这些描写儿童生活的作品开始,让孩子在熟悉的场景中感受古诗的魅力。毕竟,还有什么比看到千百年前的”小朋友”和自己做着相似的游戏更能激发兴趣的呢?
